找到相关内容4053篇,用时7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《工珠自传》看活佛的产生及其弊端

    这些犯戒毁誓的原因,佛说出现堕犯的四门为:无知、不敬、放逸、烦恼重。无知:当今有喇嘛(上师)、活佛名称者,大多数连三种戒律的建立、守护界限、违越失坏的论述,也无有少许,那么更何况僧人们;对于戒律,...加查丹增曲加学习。后又尊师命前往嘎伧寺,依止全大班智达久美才旺确珠。5年之中,精进学习十小十明及支分,又先后依止25位善知广泛学习,成为精通一切知识和学问的大班智达。并在闵珠林和大乐光明洲观修九年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2485092.html
  • 黄金珠绳上的摩尼宝——历代多智钦仁波切事迹简介

    漂亮的书法。他的相貌非常英俊,据说在他的脸上找不出丝毫的缺陷。   多智钦·晋美彭措炯利是一位无畏的大圆满瑜伽士。他从小就显现难以计数的神变,因此对他身边的人们来说奇迹也变得稀松平常。他无碍地...的法界之含义也,而“宁提”意为心髓。《龙钦宁提》属于大圆满法中极密无上部心髓法门,它凝集早期心髓法门的精华,将心髓教法推向最高峰。因此,作为重要的伏藏传承,龙钦宁提传承成为宁玛派中最普遍受到欢迎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83585108.html
  • 无我——解脱的关键

     只要我们正无我,面对身心的反应不“过度贴标签”,虽种种现象依然变现,生死也剧烈无比,但别恐慌,别中自己的圈套,只随顺做该做的,并保持正见无我,也无须挣扎或思量对付,如此则...;要佛法,我这也有。”便拈起衣屑向空一吹,于是该弟子就醒悟。   别自己栽赃,如此你就能体会圆觉经的随顺觉性:“居一切时,不起妄念,于诸妄心亦不息灭。于妄想境不加,...

    杨云唐

    修行|无我|解脱|我执|烦恼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7/08074986048.html
  • “心”的佛教之最终成熟

    是不得已而用之,但要一识破日用现前知觉之心尽是妄想用事,纵有道理,玄妙之知见尽是识神影子,皆心意识边事,总之,不曾离心意识一著,故凡举心动念,都落妄想窠臼耳,所以佛云:“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,...头陀行”Dhata)。释迦牟尼出家后也是一仍旧贯,先习“禅定”——“不用处定”和“非非想定”④。发现不能解脱,再修“苦行”,还是不能解脱。于是释迦牟尼遂果断地放弃先后总共修六年的“禅定”和“苦行”,...

    陈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25386649.html
  • 晚唐五代洪州禅对儒、禅者之影响

    戒律,超然解脱岂劳功。  “神识”有多种,这里指的是“佛性”。神识本来自性清净,无有妄念无明蒙障,但是现实世界中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,沉溺于他性见之中,如果自性清净,整个法界宇宙就都归于虚空。这就是...古一瞬天地豪芒,顾末裔之何。”  白居易的诗中,以“性空”佛理来作诗解,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,类似此的诗作还可以列出一些。如《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》“今日阶前红芍药,几花欲老几花新。开时不解比色相...

    朴永焕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087052.html
  • 瑜伽焰口施食要集详注

    字读、方叶彼音,谓之二合。  果然如是,则是因是果,不出自心;自利利他。岂关余物!  既前所陈施本显自,受即属他,一心三业,此约因行;大悲讫哩,唯示果德,故云果然。果然如是,犹言决是以此者也。须当...赞杵表智,而曰灭大愚痴,乃至广谈断乎三惑,离乎二死,摧乎四魔,破乎计执,无非裂网,既所裂大,所取宁小?犹如龙象讵游兔径,故归处大。然大处者,即佛自证究竟位也。应须究竟无他,只在日用远离颠倒梦想影事,...

    祩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387055.html
  • 极堪注意的湮没中之摄论宗

    摄论宗便从此衰减。及於今日,谈佛教宗派的人,也往往略去这个摄论宗的名字,还不及那小乘的俱舍、成实两宗衰减之後还留一席地位。偶然有人谈起这个摄论宗,听的人一定十有八九不能他的宗史和教义,他总算是...   极堪注意的湮没中之摄论宗  自释迦之教流传中土以来,在六朝隋唐之间,中土的佛教界,曾经建立许多的宗派,千华竞灿,万流共仰,大都曾经盛极一时。但世易时移,风尚往往有所改变,因之也有几种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00987100.html
  • 从六师外道的考证而说到般若与业力

    出名。在释尊所说的经典里面,常常提到的外道,只有所谓六师。因此,我们要想从释尊成道之时,观察那时代的一般思想,佛教产生的因缘和背景,藉以彻见佛教的真精神所在,这六师外道便要算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。...里面所说的般若境界麽,我们若果然只认这个是般若境界,那时我们便只是那六师的徒众,并不能算是释尊的弟子。这中间的关键,若不辨明,不是很危险的麽。可是这关键又在那里呢?当只在那“未离四句”上。六师之中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8101087105.html
  • 略述唯识学对赖耶存在的论证

    乘和中观经论中没有明确谈到“阿赖耶识”,且阿赖耶识行相非常广大,非意识所能,超出人们的经验范畴,故遭到声闻乘和中观学者的非议,认为阿赖耶识非佛所说。如果说阿赖耶识思想非佛所说,那么以阿赖耶识...的曾忆境。如论言:陶静何故若无诸识俱转,与眼等识同行意识,明了体性不可得耶。谓或有时忆念过去曾的受境,尔时意识行不明了,非于现境意现行时,得有如是不明了性,是故应许诸识俱转,或许意识无明性。60...

    上恒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53787347.html
  • 荷泽显宗记溯源

    者,即生实相。无住而住,常住涅槃;无行而行,即超彼岸。如如不动,动用无穷,念念无求,求本无念。菩提无得,净五眼而三身;般若无知,运六通而弘四智。是即定无定,即慧无慧,即行无行。性等虚空,体同法界,...是法信之衣,法是无生之法。无生即无虚妄,乃是空寂之心,空寂而法身,法身而真解脱。   荷泽大师〈显宗记〉溯源 月溪法师讲   〈显宗记〉。   宗者,佛祖之心得本旨是也,所谓教外别传...

    月溪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0288601.html